市人大常委會:
□記者 劉昂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重大戰略目標。
近年來,市委錨定率先建成農業強市目標,先后召開20次推進會。市人大常委會緊跟市委決策部署,創新開展人大農業農村工作,以高效能履職助推高水平農業強市建設。
以高質量立法護航農高區發展
2022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河南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簡稱農高區)。
為保障促進農高區高質量發展,2024年3月1日,市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河南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發展促進條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這是全國兩批9個國家農高區出臺的首部地方性法規,具有引領示范作用。
為確?!稐l例》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讓人民民主貫穿始終,市人大常委會在《條例》起草前,組織市人大專委委員和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多次深入農高區,全面了解農高區建設及管護、土地流轉、規?;洜I等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在《條例》起草、修改、審議等階段,多次征求相關單位、行業專家、涉農企業、農民代表的意見建議,聽取市委立法咨詢專家意見,邀請社會各界參與座談討論,讓群眾的呼聲和訴求更加充分地融入到立法理念、立法思路和立法目標中。
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葉宜鵬說:“《條例》從管理體制、規劃建設、創新發展、服務保障等方面,找準方法路徑,體現地方特色,將有效解決管理體制不順暢、法律地位不明確、權力責任不清晰、改革創新缺要素等問題。市人大常委會以高質量立法為農高區發展提供了法治支撐,實現了立法與改革相銜接。”
切實保障代表知情權監督權
“請問,我市在率先建成農業強市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2024年如何謀劃的?”
“2023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86億元,可比增速2.3%。全年糧食產量180.52億斤,年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80億斤以上,連續20年穩居全省第一位?!笔修r業農村局負責人用數據回答,“2024年,謀劃建設高標準農田61.9萬畝,創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0個,認定市級農業產業園35個、縣級農業產業園200個,培育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0個……”
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會首次召開“代表·局長面對面”交流會,近400名市人大代表與15名市直職能部門負責人在3個會場,分3個主題,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面對面交流,全面了解我市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進展情況,保障代表的知情權?!奥氏冉ǔ赊r業強市”就是其中一個主題。
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圍繞市委率先建成農業強市目標和“七個專項行動”部署,將助力周口鄉村全面振興、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等作為年度重點工作。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河南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開展執法檢查,圍繞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組織視察調研,圍繞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情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情況等聽取市政府專項報告,充分發揮人大制度功效,推動形成發展合力。
建立代表座談例會制度,是周口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推動代表常態化履職的重要抓手。自代表座談例會制度建立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多次圍繞農業農村工作邀請專業代表、基層代表座談交流,充分發揮代表監督作用,收集存在的突出問題。《關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建議》《關于加強土地流轉助力農業強市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建議》等在座談會上形成的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向相關部門交辦,再由對口專工委督辦并將辦理結果向代表反饋,形成了“多渠道廣泛收集、各工委對口梳理、領導組統籌交辦、各專委分類督辦、各部門統一反饋、數智化集中測評”的工作閉環,促進問題有效解決。
讓代表所提意見建議落地落實
今年以來,圍繞“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議題,全市各級代表深入調研,廣泛聯系群眾,在周口人大數智化平臺提交意見建議7329條。市人大常委會認真分析、梳理、歸類,向市委遞交了《關于加強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報告》,向市政府交辦代表高質量建議8條,為市委、市政府制定相關方案措施提供參考意見,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周口實踐。
為進一步做好人代會閉會期間代表意見建議辦理工作,11月14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代表意見建議辦理工作座談會,組織部分農業代表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圍繞農業農村工作年度重點監督事項和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研究討論。
“近年來,周口市戶廁改造取得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農民認識不足,戶廁改造后使用效果不佳等。我建議,應該常態化深入農村開展宣講活動,著力提升群眾對衛生健康的認知水平。”代表們圍繞前期調研發現的問題,發揮自身專業特長,積極建言獻策;相關部門認真聽取,現場解答,明確下一步辦理思路和舉措。
“今年,我已經參加了3次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農業代表小組座談會,效果一次比一次好,代表們敢說話、說真話,直接把群眾的呼聲反映給有關部門,再加上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工委的督辦,一大批民生實事落地見效,有效回應了民生關切,有力推動了農業強市建設。”市人大農業農村委委員盧水生說。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