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松 通訊員 郭彥岐 趙斌) 2024年以來,鄲城縣人大常委會采取“三專兩百一牽頭”推進模式,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人大代表聯絡站,深化站產融合,搭建起農業專家代表有效活動載體,有力助推全縣農業產業園持續健康發展。
強化“三?!保瑓f同搭建特色聯絡站。強化專門領導牽頭,將全縣22個鄉鎮(街道)劃分為3個片區,片長由縣人大常委會3名副主任兼任,確保了戰略方向的精準把控與決策的高效執行。夯實專門委室責任,各委室工作人員全部下沉分包鄉鎮,先后在水產養殖、青年鴨養殖、設施蔬菜種植等全縣五大農業特色產業基地建立5個特色聯絡站,組織農業專家代表、農藝師等對農戶開展培訓,組織市場監管、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負責人積極破解融資、土地、電力、用工、銷售等難題。組織專門人員參與,從省市縣鄉四級人大代表中遴選15名至20名具有農技專長、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代表編組進站,與特色產業園建立常態化信息溝通渠道,提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由聯絡站梳理匯總后轉交政府部門辦理。
突出“兩百”,充分發揮專業代表作用。做到代表進站百分之百。每月開展一次綜合性活動,明確每位代表的進站時間、活動內容等,通過鄲城縣人大常委會代表履職平臺記錄每位代表的實績實效,作為代表屆內履職考核的重要依據,由被動履職變為主動作為。力爭代表意見辦理百分之百。代表們在產業規劃優化方面積極建言,充分發揮自身人脈與信息優勢,促成與產業園的深度合作。針對產業園的需求,提出完善政策扶持體系的具體建議,確保政策紅利精準釋放到每一個產業環節。通過開展“局長進站”等活動,把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現場交辦,推動政府部門靠前服務、主動服務,營造最優的發展環境。截至目前,聯絡站共開展技能培訓等活動137場次,提出意見建議103條,意見移交、辦理、答復率均達到100%。
明確“一牽頭”,促進站產深度融合。縣人大常委會在促進站產融合工作中發揮牽頭引領作用,主動承擔起組織、統籌、協調等職能,聯合相關政府部門、特色產業園等,通過制定規劃、搭建平臺、建立溝通協調機制等方式,推動產業與站點在資源、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切實當好黨委的助手、政府的推手、產業園的幫手,為全縣特色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引領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