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風 文/圖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周口臨港開發區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聚焦“12467”發展規劃,在深化“三化三制”改革中開拓創新,在做大主導產業中譜寫新篇,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交出了一份質量高、成色足的精彩答卷。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2024年1月至11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7.9%,位居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3.09億元,同比增長10%;凈增“四上企業”25家,凈增數位居全市前列。經濟發展在頂住壓力、克難奮進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勢的積蓄壯大,整體呈現“追趕提速、質效雙升”良好態勢。
國家級經開區創建有序推進
2024年,臨港開發區圍繞創建國家級經開區目標任務,會同商務部研究院,組織編制《周口臨港開發區創建國家級經開區三年行動計劃》。聘請產業發展、外資外貿、開發區考核評估等領域專家,成立專家團隊,進行專業政策指導。對照考核辦法,在鞏固提升9項長板指標基礎上,制訂21項短板指標具體提升方案。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國家級經開區納入全市大局,成立市級創建專班,明確市統計局數據匯總牽頭作用。創建工作已由“藍圖規劃”階段進入“施工搭建”階段,創建進入“加速期”。
生物經濟產業前景可期
充分發揮益海嘉里龍頭企業產品資源優勢,優先發展生物發酵、生物合成、生物提取等生物經濟產業,成功申報全市唯一省級生物化工園區,實現歷史性突破。充分發揮“專班招商+資金優先”保障優勢,推動鑫豐生物投入生產、海盛生物主體竣工,10萬噸小分子蛋白及酶制劑、年產50萬噸改性淀粉項目成功簽約,醫藥中間體、華熙生物透明質酸、晶海氨基酸生產等10多個項目正在洽談。充分發揮中國生物發酵協會平臺優勢,高規格舉辦生物化工園區招商專題推介會,100多位行業專家、企業精英實地考察、聚勢賦能。生物經濟產業已從“無中生有”階段進入“聚鏈集聚”階段,發展勢頭強勁、前景可期。
臨港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持續發揮港口樞紐優勢,全面做大臨港產業,推動物流貿易實現突破。聚焦開辟航線,與安徽等港航集團深度合作,新增集裝箱航線8條,累計32條,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6.3萬標箱,同比增長63%;港口貨物吞吐量5205.6萬噸,再創歷史新高。聚焦拓展貿易,“三大戰略”全面實施,推動省內進境糧食港口轉運進口大豆、玉米30萬噸12億元;南方小麥交易市場掛牌競價小麥11.5萬噸2.79億元。聚焦優化服務,進口保稅倉業務獲批,為企業保稅2.19億元;引進50家物流貿易企業;增設司機驛站,開設碼頭食堂、超市。周口港已成為全省乃至淮河流域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內河港口。
項目建設提速提質
緊盯“五個清單”,集中財力物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速、產業發展提質。15個擬竣工項目全部竣工投產,完成投資27.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2%。年加工140萬噸大豆項目、20萬噸玉米胚芽項目滿負荷生產。12個在建重點產業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115%,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港將投入使用。10個擬開工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11.0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6%。中農云倉儲、中儲糧建設進度明顯加快。11個智能化改造項目提前2個月完成任務。38個億元以上項目簽約,36個已開工,開工率為94.7%。爭取各類政策性項目資金2.56億元,幫助企業融資6300萬元,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更加明顯。
創新活力更加充沛
“創新中心”成效突出,青網產業園、中興產業園引進創新創業團隊135個,獲國家級發明專利12項、實用性專利265項。創新主體加快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92.7%,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6家、省級智能工廠1家、省級質量標桿企業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6家,企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創新平臺提檔升級,優質企業梯次培育成果豐碩,發展新質生產力基礎更加堅實。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六查一打”專項行動和全區安全生產“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金融風險有效化解,平臺公司化解債務33.97億元,清償中小企業賬款2.62億元。遺留問題逐步化解,成立征遷遺留問題處置專班3個、安置房建設專班2個,攻堅克難、分類施策,推動遺留問題有序解決。意識形態等工作扎實開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全年目標提供堅實保障。
黨的建設堅強有力
堅持抓實黨建樹導向。以深化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中錘煉黨性、堅定信念、激發干勁,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堅持思想引領聚合力,舉辦宣講活動65場次,組織匯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傳手冊》《臨港開發區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讀本》等學習資料,獲市直機關微黨課展演第一名、全市微黨課展演二等獎。堅持正風肅紀優生態,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
歲月不居, 時節如流, 砥礪前行,不負韶華。2025年,臨港開發區再啟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