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郭坤 馬治衛 通訊員 趙永昌
人勤春來早。春節前后的一場場喜雨瑞雪,滋潤了中原大地,給廣袤的田野帶來了無限生機和希望。
剛過完年,商水縣平店鄉的很多種糧大戶就開始謀劃新一年的發展計劃。
今年49歲的程文喜是縣政協委員,于2021年返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在妻子趙懷芝的支持下,他成立了青禾家庭農場,流轉土地230多畝,種植小麥和玉米?!斑^年期間,我們兩口子就住在地頭的活動板房里,每天到田里走走,看看有沒有溝渠被堵、有沒有機井及出水口被損壞……”站在田埂上,平店鄉程崗村種糧大戶程文喜對記者說,春節前他租來2臺挖掘機對田間的5條溝渠進行清淤整理,打通堵點10多處,再也不用擔心雨季莊稼被淹了。
“今年過年早、立春晚,為了促弱轉壯,我們年前已對700多畝晚播小麥進行智能化灌溉,等到正月十五前后開始春耕備播時,再追施一遍高效速溶肥,苗情就更好了?!逼降赅l東鄧店村“90后”新農人、種糧大戶王路明、王立明兄弟蹲在自家麥田里,一邊觀察麥苗長勢一邊說,“我們流轉了890余畝土地,初步形成了‘小田變大田’生產格局,目前正積極推廣運用一些科技增產項目?!?/p>
王立明介紹,他們承包的土地雖然不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但縣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仍然為他們提供了種子、化肥、農藥等,并大力扶持他們實施單產提升項目。年前,他們已埋設灌溉管道1萬多米、壘建井臺10余個,年后完善水肥一體化配套設備后,可解決周邊1000多畝農田灌溉用水問題。王立明說:“隨著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斷增強,以后糧食增產增收更有保障了?!?/p>
“我承包了210畝耕地,這幾年依靠種田走上了致富路。你看田里道路成網、溝渠相連,灌溉等基礎條件明顯改善?,F在,我對種田越來越有信心了,開春后就對麥田進行化控除草。”種糧大戶王戰士說,春節期間,他每天都會到田里轉上一圈。
今年51歲的王戰士是平店鄉文寨村村民,于2014年成立豐滿倉合作社,開始在本村流轉土地。由于種糧面積大、產量高,王戰士被鄉鄰譽為“農業新能人”。2024年,他種的小麥平均單產超過1200斤,算上肥料、農藥、耕播等費用,再算上每年到手的補貼費用,折合下來他種一畝地一年能收入四五百元。
“為了不誤農時,新春伊始,全鄉各村就加緊開展春耕備播工作,全力保障夏糧豐產豐收?!逼降赅l黨委書記位望喜說。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