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籍在外企業家暨高層次人才春節懇談會側記
□記者 張猛 孫靖 文/圖
萬物復蘇的春天,踔厲奮發的時節。
放眼西華大地,一家家企業相繼落戶,一個個項目快馬加鞭,一條條生產線機器轟鳴,處處涌動著招商引資加速奔跑的勃勃生機。
新春伊始,西華縣委、縣政府召開西華籍在外企業家暨高層次人才春節懇談會,邀請返鄉過年的企業家與高層次人才齊聚一堂,共話桑梓情誼,共謀家鄉發展大計。
女媧故里、紅色圣地、箕子故居、農業大縣、智能之谷、食品之城……這就是西華,一座融合歷史與現代的人文魅力之城,也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之城,更是一座環境優美的生態宜居之城。
會議開始前,受邀企業家與高層次人才在縣委、縣政府的組織下,先后到耕德電子、紅酒產業園、雙匯食品有限公司進行了觀摩,還參觀了電子信息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循環經濟產業園。了解西華發展現狀后,受邀企業家對西華近年來的變化表示贊賞,表達了極強的投資意愿。
“君是故鄉人,應知故鄉事。2024年,我們圍繞‘農業立縣、工業強縣、科技興縣、開放活縣’發展思路,全力以赴穩增長、強創新、擴內需,千方百計防風險、調結構、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好中向新。”縣委副書記、縣長馬昭才說。
今天的西華,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產業發展提速增效,區位優勢日益凸顯,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生福祉更加殷實。當前,西華的發展站在了新的起點,面臨的機遇千載難逢,廣大干群拼搏進取、干勁十足,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日漸濃厚,西華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
據了解,2024年,該縣生產總值為270.3億元,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5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1%,工業增值稅增長2.9%,高于全市23.3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增長13.35%,增幅位居全市第二,衡量工業發展的核心指標均位居全市前三。實施“三個一批”項目93個,履約率、開工率、投產率均為100%,在4個季度的項目觀摩綜合考評中,排名穩居全市前列。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來“西”。縣委常委、副縣長張超杰在作縣情招商推介時說:“西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文化旅游優勢明顯,農業資源優勢顯著,生產要素齊全,產業基礎優良,具有很強的區位競爭力。”
2024年,該縣30個審批部門完成職能重塑,2091項審批事項完成流程再造。13項“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面實施,103項事項實現“跨省通辦”,辦事材料、辦事時間分別壓縮30%、85%。持續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為企業辦實事153件,解決問題263個,幫助企業招工6620人,減免退稅3.46億元,惠及企業8.93萬家次,幫助1927家中小微企業融資5.77億元,新增經營主體10118戶,在全市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中居先進位次。
現場,2位高層次人才成為“西華縣特聘專家”,16位企業家收到“西華縣招商大使”聘書,6個項目集中簽約。
與企業家交流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西華縣委書記田林巧妙地借用3首歌曲,表達了對企業家投資西華、建設西華的殷切期望。他提到的第一首歌是《誰不說俺家鄉好》,通過這首歌傳遞出西華獨特的魅力與優勢,希望企業家深入了解這片充滿潛力的土地。緊接著,田林談到《眾人劃槳開大船》,意在強調唯有政府與企業攜手合作,凝聚各方力量,才能推動西華經濟穩步前行。最后,田林用《常回家看看》表達了希望企業家回鄉考察交流、洽談合作,共同譜寫西華發展新篇章的心情。這3首歌情感層層遞進,飽含著對企業家的期望。
春節為媒敘鄉情,以誠為信促招商。會議結束,意猶未盡、真誠坦誠,是企業家和高層次人才的共同感受。
一次故鄉人的千里相聚,一場共謀合作的招商推介盛會,6個項目的集中簽約……共同描繪出西華招商引資新藍圖,演繹出西華高質量發展的精彩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