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區魯臺鎮第一中心幼兒園多舉措提升辦園品質和保教質量
□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李震
近年來,淮陽區魯臺鎮第一中心幼兒園以落實我市率先建成農業強市“七個專項行動”工作部署為契機,以看到孩子內心、尊重孩子感受、豐富孩子體驗、完善孩子性格為辦園理念,以幼兒為中心,以生活和游戲為基礎,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促進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為鄉村幼教低成本、規范化發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提升教師素養。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魯臺鎮第一中心幼兒園先后派出多名教師參加教育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組織的各種培訓,奔赴成都、濟南、長沙等地跟崗、觀摩和交流學習。此外,該園還十分重視教師的園本研修。每日放學后,都會組織教師對當日的保育教育工作進行總結與反思;每年暑假、寒假,組織教師“充電”、研究園本課程,大大提升了教師的保育教育水平。
完善基礎設施。環境是幼兒成長的第三位“老師”。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該園負責人多方籌集資金,在園內設置供幼兒觀察、游戲的沙池、水池、城堡、荷塘、種植園、動物飼養角等,并精心栽種40多種木本藤本植物;在各班教室設置植物角、閱讀區、益智區、手工區、音樂區等,為幼兒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成長環境。
開展家園共育。該園科學、規范的保教工作讓孩子收獲了快樂、得到了健康成長。然而,部分家長卻不容易接受這種去小學化的保教方式。為提升家長的認知水平和科學教育理念,該園通過線下的開放日、義工家長進課堂、親子活動、家訪、公開課、家長會、公益講座、繪本故事精讀、夜場故事會,以及線上的家長交流群、父母成長營等,大力宣傳科學保教的意義,闡釋小學化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潛在危害,逐漸贏得大多數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建園8年來,魯臺鎮第一中心幼兒園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積極開展幼教科研,實現從“幼有所育”到“幼有優育”的跨越。2024年9月18日,該園作為全省幼教界唯一代表,在全省教育大會上作典型發言,其辦園經驗得到諸多幼教同仁的認可。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