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楠
春節期間,我市大街小巷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各類民間藝術表演精彩紛呈,成為節日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扇子舞輕盈飄逸,舞龍舞獅氣勢磅礴,這些充滿鄉土氣息的藝術形式不僅展示了周口豐富的文化底蘊,更滋養了廣大市民的精神世界。
在這些民俗表演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參與者多為普通市民。他們并非專業演員,卻憑借著對民間藝術的熱愛,將這些傳統技藝演繹得生動傳神。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錢袋子”鼓起來以后,“富腦袋”成為新的追求。這些演員沒有門檻限制,他們說的是鄉音,演的是鄉情,通過自我展示,講述著生活的變化、社會的發展,既展現城鄉文化魅力,又透射出鄉土周口的文化脈動。
民間藝術,生于民間、興于民間。在周口,這些傳統藝術形式代代相傳,早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正因為如此,這些民間藝術具有強烈的周口氣息,體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意愿和本地的風土人情,這是其他藝術無法超越的。周口文化要發展,就要讓這些民間藝術浸染更多人間煙火,有了地域特色,就有了文化特色,進而發揚光大、走向全國。
民間藝術是一張名片,承載一方水土的風情。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這些精彩的民間藝術表演也將逐漸減少,但決不能讓民間藝術的光芒就此黯淡。我們要加大對民間藝術的扶持力度,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演出活動,提高民間藝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民間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進而滋養更多市民的精神世界。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