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松 通訊員 胡樂城
2025年2月14日,全市涉危險化學品企業夯基提能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推進現場會在鄲城縣召開,鄲城縣向全市分享交流了堅持“三動聯合”、繪制“三張圖譜”、聚焦“三化提升”的典型經驗。
2024年以來,鄲城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應急管理局等市直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堅定把防范化解危化品安全風險作為重中之重,堅決做到安全生產責任鏈條、防治鏈條、要素鏈條全覆蓋,全力推動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堅持“三動聯合”
實現責任鏈條全領域覆蓋
高位推動。鄲城縣始終把危化品安全監管作為重點工作,將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寫入縣委全會報告和縣政府工作報告。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多次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安排部署工作;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后到涉危企業調研9次,現場辦公6次,解決問題15個。
部門聯動。鄲城縣嚴格按照“三管三必須”要求,成立由常務副縣長牽頭的危化品行業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制定責任清單,堅持每月召開危化品安全監管聯席會議,定期對全縣涉危企業開展聯合督查,綜合運用提醒建議、工作督辦、警示約談等機制,督促相關部門和涉危企業落實責任,構建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監管體系。
企業主動。鄲城縣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2024年以來,組織開展危化品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培訓900余人次,約談提醒企業負責人16人次,督促企業始終把安全置于生產之前、發展之基,堅決把好安全生產第一關。
繪制“三張圖譜”
實現防治鏈條全過程覆蓋
精準繪制安全風險全景圖。鄲城縣組織相關部門對11家涉危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逐一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將風險點劃分為“紅、橙、黃、藍”4個等級,高標準繪制安全風險全景圖,一圖盡知風險態勢、消防安全通道、應急救援裝備布局、應急處置方法等情況,有針對性地強化涉危企業安全監管。
精細繪制危化品崗位操作規程圖。鄲城縣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全員參與”理念,按照全面、科學、實用的原則,結合涉危企業生產工藝和設備特點,繪制詳細的危化品崗位操作規程圖,動態完善崗位操作規程,做到“一崗一卡”應急管理,全面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精確繪制應急救援指揮流程圖。鄲城縣嚴格按照應急處突保障“AB角”工作機制,繪制涉危企業應急救援指揮流程圖,督促涉危企業成立警戒組、人員疏散組、搶險組、救援組、后勤保障組,做到“AB角”人員24小時在崗在位。2024年以來,鄲城縣組織開展應急演練65次,持續增強涉危企業應急處置能力。
聚焦“三化提升”
實現要素鏈條全方位覆蓋
實施智能化改造。鄲城縣堅持把智能化改造作為防范事故隱患、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有力抓手,為涉危企業量身定制智能化改造方案,推動危化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2024年以來,投入資金1.8億元,智能化改造自動控制點位789個,消除高危作業崗位272個。2025年計劃投資300萬元,針對11家涉危企業建設政府智能化監管平臺,目前正在評審中。該平臺可實時在線自動抓拍識別違章作業,一旦發現便會自動報警。
開展專業化服務。鄲城縣建立健全“領導+專班+專家”工作機制,聘請9名安全生產專家組建服務團,“一團一企、一企一策”開展專業服務。2024年以來,組織專家130人次,開展涉危企業面對面“把脈會診”8次,消除安全隱患296處,解決技術問題19個。
做實常態化保障。鄲城縣堅持“嚴執法、零容忍”工作原則,建立危化品領域常態化執法機制,不斷加大危化領域風險管控力度,依法取締非法小化工企業5家。強化資金保障,完善優先保障、穩步增長的經費保障機制,設立鄲城縣安全生產專項資金,2024年提高至300萬元。強化人員保障,該縣應急管理、消防救援、生態環境等部門聯合成立60人的危化應急專業隊,縣開發區成立20人的應急救援隊,所有涉危企業均成立不少于10人的應急救援隊,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強化物資保障,投入790萬元,購置1輛72米登高平臺消防車,200余套防護服、防毒面具,6000公斤應急救援物資,40臺氣體檢測儀、水質監測儀,確保一旦出現險情,能夠及時有效處置。
鄲城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祝俊偉表示,他們將以本次現場會為契機,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時刻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統籌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進一步提升安全標準、加大安全投入,全力防范和遏制各類事故發生,全力守住安全生產底線,為全市安全生產大局穩定作出鄲城貢獻。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