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
將周口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程,需要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創新實踐,推動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和相互促進。
做好統籌規劃設計,確保傳統文化與課程思政建設有機融合。高校在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思政建設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明確目標定位。將周口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如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自信、培養道德情操等。提升課程思政建設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確保其與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等相互協調、相互促進。要制定融入策略。從周口優秀傳統文化中篩選與課程思政建設緊密相關的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根據篩選出的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模塊和課程安排,確保傳統文化元素與思政課程有機結合。要加強宣傳推廣。通過校內媒體、文化活動等渠道,加強對課程思政建設的宣傳推廣,提高師生對其的認知度和認同感。積極與其他高校、文化機構等開展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周口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傳統文化素養和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從自發到自為,提高教師傳統文化素養和課程思政教學能力。要定期組織傳統文化培訓課程,邀請專家學者就周口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講解。提供線上學習資源,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加深對周口文化的了解。組織實地考察與研究,讓教師親身體驗當地文化,增強對傳統文化的感性認知。鼓勵教師開展與周口傳統文化相關的課題研究,提升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要加強教學方法與技巧培訓,通過舉辦思政教學方法與技巧培訓班,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課堂組織能力。推廣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現代教學方法,增強思政課程的吸引力。鼓勵教師開展思政教學研究,分享教學經驗和心得。組織教師參加國內外思政教學研討會,拓寬視野,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要完善激勵與考核機制,對在傳統文化素養和思政教學能力方面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將傳統文化素養和思政教學能力納入教師考核體系,作為評價教師工作績效的重要指標。要加強教師交流與合作。組建傳統文化與思政教學教師團隊,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鼓勵教師與其他學科領域的教師開展合作,共同探索傳統文化與思政教學的有機結合。
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厚植青年學生文化認同與自信。高??梢栽谡n程體系中增加與周口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必修或選修課程,如“周口歷史文化”“周口民間藝術”等。定期舉辦關于周口優秀傳統文化的講座和展覽,邀請專家學者進行解讀和分享,讓學生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和了解傳統文化。組織學生到博物館、藝術館等進行實地考察,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開展與周口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舉辦以周口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節,通過文藝演出、手工藝展示等形式,讓學生在校園里感受到傳統文化氛圍。鼓勵和支持學生成立與周口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社團,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深入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鼓勵學生利用社交媒體等平臺分享在學習和體驗周口優秀傳統文化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周口文化。
健全完善評價體系,提升高校課程思政育人的實效性。建立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包括教學內容評價,評估課程思政內容是否充實、是否具有時代性、是否與周口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等。教學方法評價,評估教師是否采用了創新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以及這些方法的實施效果。學生反饋評價,收集學生對課程思政的反饋意見,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強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評估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努力程度。通過考試、論文、項目報告等方式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確保學生真正掌握課程思政的核心內容和精神實質,要堅持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作者單位:周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