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高洪馳
“你看,咱們這兒不但街道干凈,而且建有小亭子,安裝有健身器材,沒事的時候坐在亭子里說說話,在健身器材上活動活動,美著呢!”
“是啊,原來這兒亂七八糟,現在成了小花園。”
“俺家就像住在花園里!”
“哈哈哈……”
2月23日上午,記者前往沈丘縣洪山鎮藏莊行政村采訪,進村道路兩旁的大葉女貞枝葉繁茂,村委會大院門前的小廣場干凈整潔,懸掛在不銹鋼旗桿上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距村委會大院不遠的一個小花園的涼亭內,幾位村民正在聊天,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
“村里的巨大變化得益于近幾年縣里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洪山鎮黨委副書記武文哲說。
2022年以來,沈丘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美麗大花園、幸福新沈丘”建設目標,在全縣實施“三邊四化五美”工程,全域、全面、全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該縣從凈化、綠化、美化鄉村環境入手,對路邊、水邊、村邊進行凈化、綠化、美化、文化,全域打造美麗通道、美麗田園、美麗集鎮、美麗村莊、美麗庭院。針對環境臟亂差現象,該縣開展“六清”、治理“六亂”、進行“三拆”,對村內陳年垃圾、殘垣斷壁、危舊廢房屋進行清理,同時開展“一宅變四園”行動,利用群眾房前屋后空地及廢棄院落建起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游園2385處。
全域開展“三網”建設行動。該縣堅持“溝、路、樹、田、林、埂”一體推進原則,全面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和“美麗農村路”創建活動,全縣22個鄉鎮(街道)578個建制村鄉村公路全覆蓋;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同時實施“一村萬樹”工程,幾年來全域新植各類樹木270余萬棵,打造了綠不斷線、縱深成林、四季有花、層次分明的生態綠色廊道;持續實施黑臭水體治理及河、渠、坑塘水系連通工程,打通阻水點2745處,清理坑塘2569個,連通農村溝渠1539千米,19個鄉鎮238個行政村實現水系互聯互通,以水繞村、以水活村、以水亮村的“水美工程”逐步成形。
建立和完善農村環境衛生責任制和以鄉鎮(街道)負責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落實機制。該縣建成垃圾分類亭320個,投入使用3226臺大、中、小型垃圾清運車輛,建成縣級靜脈產業園(垃圾處理焚燒發電廠)1座,日處理垃圾1000余噸,并在每個鄉鎮(街道)建成1座標準化垃圾中轉站;22個鄉鎮(街道)共選聘村級保潔員3100余名,實施“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垃圾清運模式,農村生活垃圾基本實現“日產日清”。
建設“兩堂三中心”,打造群眾精神家園。目前,該縣已建成“兩堂三中心”166所,“兩堂三中心”這一民心工程已成為傳播黨的聲音的好陣地、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留守兒童玩耍的好地方、老人幸福生活的好場所、移風易俗的實踐地,成為鄉村振興凝神聚力、夯實思想基礎的大課堂。
通過全域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沈丘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花更艷了,群眾的生活更美好了。“俺家就像住在花園里”,已成為越來越多群眾的共識。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