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徐松 通訊員 董智慧) 3月10日,鄲城縣人民法院對一起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的人格權侵害案件發出人格權侵害禁令。這是2025年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正式實行以來,鄲城縣人民法院針對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行為發出的首份人格權侵害禁令。
張某、楊某2022年結婚,2023年2月份生育兒子小楊。后張某、楊某因處理婚姻問題時發生矛盾,但婚姻關系尚未解除。2025年2月份,楊某帶領家屬將小楊從張某懷中強行抱走。張某報警后未找到小楊,致使其監護權、探望權遭到侵害。無奈之下,張某向鄲城縣人民法院提起人格權侵害禁令申請。
鄲城縣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小楊剛滿兩周歲,尚屬于幼年,申請人張某與被申請人楊某對小楊具有平等的監護權,雙方即使在處理婚姻問題時發生了矛盾,也應當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關注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妥善處理未成年子女撫養事宜,任何一方不得以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爭奪撫養權或阻礙另一方行使監護權、探望權。
故鄲城縣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被申請人楊某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日內將小楊送回申請人張某住所;禁止被申請人楊某以暴力或其他非法手段搶奪、藏匿婚生子小楊。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