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啟峰
3月20日下午,春風煦暖,家住中心城區的謝宜靜與老伴張建國驅車半小時來到周口“畫荷村”學畫荷花。
位于淮陽區王店街道的“畫荷村”,成立于2023年,現有學員105名,是我市首個“專業繪畫村”,在全省乃至全國也頗具名氣。
謝宜靜在入門班落座后,取出未完成的習作開始工筆描繪。幾位老師點評道:“靜姐,您進步真快,這幾張畫得都好!”她笑著回應:“我以前練書法,懂些運筆方法,這些天勤加練習,才有些進步。”謝宜靜是市住建局退休干部,今年71歲,學畫近半年,是學員中年齡最長者,老師們都親切地稱她“靜姐”。
她的老伴張建國安靜地陪在一旁,看她筆下生花。72歲的張建國是市太極拳協會會長,夫妻倆可謂“文武雙合、琴瑟和鳴”。雖年逾古稀,二人仍氣質優雅、笑容溫婉,堪稱“神仙眷侶”。
學員中多為氣質儒雅之士,身材魁梧的皮精神卻與眾不同。他是當地村民,正值壯年,開挖掘機為業。“村里來了這么多畫畫的,沒事我也來學,不求成名成家,只當愛好、消遣。”皮精神道起學畫緣由。畫室里,他光頭閃耀,粗壯大手執筆作畫,頗有“張飛繡花”之趣,但下筆流暢自如,線條輕盈、用色灑脫,儼然已悟到畫荷的精髓。
入門班隔壁的高級班里,淮陽區女子美術協會主席梁海燕正講授畫竹技法:“畫竹枝有3種技法,其一為‘釘頭鼠尾’,需力凝筆尖、氣貫始終,切忌如流星之筆前重后輕,否則線條輕浮失含蓄。”十余名學員凝神聆聽。
“畫荷村”師資陣容令人驚嘆:固定教師均為省級美協會員,還不時有大師親臨授課。這一切離不開發起人皮偉的付出。作為王店鄉走出的美術家,他師從名家何家英,身兼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與知名策展人,為籌建“畫荷村”多方奔走,力邀名師助力。
105名學員來自我市多地,他們熱愛繪畫卻無多少藝術功底,但在名師指點下進步顯著。現已有18人成為市級美協會員,7人正爭取省級美協會員資格。“畫荷村”正批量培養畫匠,未來或可孕育大師。
朱艷是學員中的佼佼者。作為第二批學員,她已斬獲一個省級美展獎項,再獲兩次即可晉升省級美協會員。學畫僅年余,她的作品已產生經濟效益。近日,她的3幅畫作售得千元,雖數額不大,卻令她備受鼓舞。如今她還在皮偉創立的“荷花瓷”作坊從事泥坯塑荷工作,實現藝術與就業雙贏。
畫室班長皮精軍是位清瘦老者,他的兒子、兒媳均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他本人也正申請加入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一門三畫家成為當地美談。他介紹,“畫荷村”與北京春之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約,學員畫作通過線上銷售,迄今已售出50余幅,單幅價格200至1500元不等。“藝術變現是必經之路,只有這樣‘藝術賦能鄉村振興’才能落到實處。”
畫室內外懸掛著數十幅學員作品,荷葉清圓、荷花嬌艷,筆觸已顯功力。數月后,龍湖荷花將盛放,周口荷花節亦將啟幕。“畫荷村”學員正全力創作,期待以作品見證這個藝術村莊的絢麗綻放。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