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松 通訊員 邱森) 時入4月,正值小麥返青拔節關鍵時期,鄲城縣農業農村局通過發揮智慧農業管理效能,高效實施統防統治,專家引領與基層服務協同推進,統籌推進小麥春季管理,筑牢夏糧豐收防線。
縣農業農村局邀請省農科院專家喬江方團隊開展技術指導,依托全縣10個基層農技推廣區域站,組建108人的春季麥田管理科技服務隊,分片包干指導農戶因地因苗實施管理措施。針對全縣142萬畝小麥總體長勢良好但存在苗情差異的特點,重點推廣“控旺促弱穩壯”分類管理技術,對旺長麥田實施“鎮壓+化控+晚追肥”措施,對弱苗麥田實施“劃鋤增溫+早追肥+葉面肥”措施,對壯苗麥田實施“氮肥后移+病蟲害精準防控”措施。
充分發揮河南周口國家農高區智慧農業系統優勢,利用無人機多光譜監測、土壤墑情傳感器等設備動態掌握苗情、墑情、病蟲情。推廣“手機APP+智能灌溉”模式,實現節水灌溉與精準施肥一體化。目前,全縣已建成4萬畝智慧化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輻射帶動周邊農戶應用現代管理技術。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徐汝敏告訴記者,4月18日至4月25日,鄲城縣將搶抓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期,實現全縣麥田“一噴三防”全覆蓋。實施“殺菌劑+殺蟲劑+調節劑+葉面肥”四元復配方案,重點防控赤霉病、條銹病、蚜蟲等病蟲害,兼顧防干熱風和早衰。
鄲城縣針對春季可能出現的干旱、“爛場雨”、倒春寒等災害,制訂詳細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服務隊儲備應急物資。對低洼易澇地塊提前疏通排水溝渠,對墑情不足麥田及時補灌。密切關注4月中旬氣溫變化,寒潮來臨前對拔節麥田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凍害發生后根據幼穗受凍程度分級追施速效氮肥,最大程度挽回損失。
鄲城縣還依托市級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省級龍頭企業正星粉業,推廣“周麥36”等優質高產品種,集成應用“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收購”標準化生產技術,通過訂單農業模式,引導農戶發展優質小麥種植,確保優糧優價,提高群眾種糧收益,搭好夏糧豐收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