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周口伏羲文化旅游節激發淮陽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
記者 徐啟峰
陽春三月,羲皇故都人流如織。2025年3月,第二屆周口伏羲文化旅游節在淮陽區盛大啟幕。短短一個月,全區接待游客309.69萬人次(年輕群體游客21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88億元,較2024年同期分別增長10.36%、10.02%,累計洽談簽約合作項目48個,總投資180.1億元。
太昊陵前香火繚繞,龍湖碼頭游船如梭,伏羲文化廣場游人摩肩接踵。這場文旅盛會,不僅再現了千年古廟會的盛世氣象,更以“文化+經濟”雙輪驅動,為淮陽鄉村振興和城市升級注入澎湃動能,伏羲文化IP正從歷史深處走向產業前沿,書寫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時代答卷。
頂層擘畫筑根基,機制創新保實效
為辦出安全、精彩、高能的文化旅游節,淮陽區委、區政府以謀定后動的智慧與未雨綢繆的擔當,構建起全域聯動的伏羲節會方案。
高位統籌強引擎。淮陽區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掛帥的指揮部,下設“一辦十九組”,14名處級干部一線督戰,50個區直部門協同作戰,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
制度護航提質效。制訂總體工作方案及13項專項預案,明確“逛千年廟會·觀非遺展演·游羲皇故都”主題,以“日晨會、周推進、動態巡查”機制破解往年太昊伏羲陵廟會遇到的安全隱患、交通管理、市場維護等各種難題,召開專題會議40余次,整改問題220余個。
創新機制激活力。堅持副指揮長帶班制,每日2至6名處級干部駐守一線;推行“網格化+數字化”管理模式,50個網格實現“事在格中辦、人在格中管”,為百萬游客織就“安全網”、織牢“服務網”。
安全為基筑防線,人民至上顯擔當
安全是周口伏羲文化旅游節的生命線。淮陽區以“三防四關五清”硬核舉措,交出“零重大事故、零惡性投訴”的平安答卷。
隱患治理不留死角。周口伏羲文化旅游節前對太昊陵、弦歌臺等核心景區開展“拉網式”排查,整改房屋建筑、線路安全隱患56處;監管3258家餐飲門店,31家壓縮饃企業全程溯源,守牢“舌尖上的安全”。
智慧管控精準高效。啟用70個安檢門、120臺掃描儀,公安民警24小時值守;無人機巡航、應急指揮車動態調度,4支應急分隊隨時待命。
疏導服務溫暖人心。綜合運用“遠端截流、中端限流、近端管控,間歇放行、總量管控”客流分級疏導機制,在午朝門等關鍵節點設置4道“截流防線”;幫助走失老人兒童1200余人,水上救援隊巡航26次,護航3萬余名乘船游客平安暢游。
文化盛宴綻異彩,古今交融譜華章
從非遺絕技到夜經濟新景,從名家云集到全民閱讀,本屆文化旅游節以“傳統與現代交響”擦亮文化底色。
非遺展演驚艷四方。山西絳州大鼓震天動地,廣西仫佬族古歌悠遠綿長,少林功夫剛柔并濟,10項國家級非遺項目輪番登場,日均吸引觀眾超5萬人次。
書香浸潤滿城芳。伏羲書展匯聚國內知名出版社上萬種精品圖書,四大名著影視主演親臨助陣;“金臺少年閱讀行”吸引讀者112萬余人次,售書18.7萬冊,文化消費熱潮涌動。
夜經濟點亮新圖景。打造“廣場夜游”“民俗夜市”,AR光影秀、非遺手作體驗、古風快閃等活動引爆夜間客流,文創產品銷售火爆,凝聚周口濃郁文化特色的潮玩手辦成年輕游客“打卡標配”。
文旅融合促發展,產業騰飛勢如虹
文化節不僅是文旅盛宴,更成為淮陽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經濟鏈式增長。恐龍歡樂世界接待游客3.63萬人次,收入390萬元;潤德碼頭游船收益60萬元;文創產品銷售額突破80萬元,六大類200款產品彰顯文化變現力。
產業集聚升級。48個簽約項目覆蓋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12個現場簽約項目投資24.6億元,“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成效顯著。
城市能級躍升。“尋根祈福游”“夜游尋味之旅”等6條精品線路串聯全域景點,智能停車場、免費擺渡車提升服務品質;抖音話題閱讀量突破2億次,伏羲文化IP全網刷屏,年輕游客同比增長69.6%,淮陽正從“過境地”向“目的地”華麗轉身。
一場節會,激活一城。淮陽區副區長陳思奇表示:“第二屆周口伏羲文化旅游節以文化為魂、安全為基、創新為翼,不僅讓千年古廟會煥發時代光彩,更探索出一條‘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淮陽路徑。我們將繼續深耕伏羲文化,擦亮‘中原明珠’,進一步激發全區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動能。”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