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晨
本報訊 豫滬合作周口示范園是全省“三個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周口經濟開發區持續加大服務保障力度,與項目單位通力配合,高質量推進項目進度,力促項目早建成、早運營、早達效。
5月22日,記者在豫滬合作周口示范園科創園區項目建設工地看到,一臺臺塔吊忙著吊運建筑材料,工人師傅正在加緊施工。項目負責人楊鑫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整個項目實行閉環管理,確保疫情之下項目建設不停滯。
豫滬合作周口示范園總經理楊鑫說:“我們一方面抓緊施工,另一方面做好疫情防護,保證施工環境的安全。目前我們科創園工程進度如下:14棟廠房,已完成12棟樓主體結構,剩余2棟馬上‘正負零’,預計今年年底能交付使用。”
豫滬合作周口示范園是由上海同策、上海市周口商會統一規劃建設、統一拓商管理。園區分三期建設,首開區占地800畝,目前已完成投資20億元,完成建設任務的70%,園區簽約、開工、投產項目已達20個。
豫滬合作周口示范園總經理楊鑫說:“整個園區預計今年年底前能打造800畝的產業園,有12至13家企業年底可以投產。由于企業屬于高精尖企業,也有出口創匯型企業,預計今年年底產值可達20億元,稅收7000萬元。”
隨著項目的快速推進和部分企業相繼投產,園區區域電力供給不足逐步顯現。為解決這一“卡脖子”問題,開發區立即與電力部門溝通協調,決定在項目區建設專用電力設施,從根本上解決電力不足的問題。楊鑫告訴記者:“經過開發區管委會多方協調,電業局決定投資2500萬元,在豫滬合作周口示范園建立單獨的開閉所。目前,按工程進度安排在6月份開始建設。開閉所建設完成后,可滿足800畝地上所有企業的用電需求。”
豫滬合作周口示范園作為河南與上海項目合作的典范,首期投資近30億元,主要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節能環保、高新科技、新能源等產業,重點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集群。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周口乃至中原地區有影響力的創新示范園區。圍繞“打造深化豫滬合作主平臺、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橋頭堡”的發展目標,開發區派出專職人員,本著項目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困難就解決什么困難的服務原則,創優施工環境,保障項目建設。
周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于杰說:“開發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導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字當頭,加快省市重點項目和三個一批項目建設進度,精準化、‘保姆式’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用工、用電和融資難、物資運輸難等問題,多措并舉確保項目早投產早達效。”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