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是一項廣受歡迎的健身運動,它既有益于心肺健康,又可以鍛煉我們的肌肉。相比于跑步等高沖擊運動,騎行對關節的沖擊較小,減少了受傷的風險。騎行是一種環保的出行方式,可以減少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還能在自然環境中放松心情。然而,騎行者騎行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安全第一
騎行者戶外騎行時,要戴上合適的頭盔,確保頭部在發生意外的情況下得到保護。騎行者穿著鮮明顏色的衣物可以提高可見性,避免交通事故。
選自行車
騎行者應根據自己的身高和騎行風格選擇合適的自行車,合適的車架尺寸和類型可以提高騎行的舒適度和效果。日常見到的共享單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騎行者騎行的需要。
調整車輛
騎行者要確保自行車的座椅高度、把手位置等都調整到適合自己的身體尺寸和騎行習慣。
熱身和拉伸
騎行者在長距離騎行前,應進行適當的熱身運動和肌肉激活,以減少肌肉拉傷和不適。主要拉伸的肌肉有股四頭肌、腘繩肌、腓腸肌等,應避免在騎行過程中猛然發力,這樣損傷風險加大。
保持姿勢
騎行者應保持合適的騎行姿勢,避免彎腰駝背,調整自行車的座椅和把手的位置,使身體保持舒適而穩定的狀態。
逐漸增加強度
如果騎行者是初學者,應逐漸增加騎行的距離和強度,避免過度勞累。在騎行途中,騎行者如果出現頭暈、饑餓等情況,應趕緊靠邊停車,休息并補充能量。如果仍未好轉,請終止騎行并呼叫醫療救援。
飲食及水分攝取
騎行者在騎行前、中、后,應補充足夠的水分,確保能量充足,避免脫水。可以隨身攜帶能量棒、電解質飲料等,方便隨時補充。
維護自行車
騎行者應定期檢查自行車的制動系統、輪胎、鏈條等部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以確保安全和騎行效果。
(據《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