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趙永昌 文/圖
“咱做的是純紅薯粉條,又細又勁道,大家都說好吃。前幾天,附近王橋村的群眾又來購買了20多捆……”2月28日上午,記者走進商水縣平店鄉程崗村,剛一見面,被譽為“粉條支書”的程文喜就向記者介紹起他們的粉條產銷情況。
程文喜曾是一名在外創業老板,2021年回到程崗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回村后,他和妻子趙懷芝成立了“商水縣青禾家庭農場”,流轉土地230多畝,成為當地的種植大戶。去年,該農場種植紅薯60多畝,加工淀粉5萬斤,生產粉條1.3萬斤。
說起這個“粉條支書”,村民紛紛稱贊他有思路、有魄力、能干事。在程文喜的帶動下,目前程崗村從事粉條加工產業的有60多戶,粉條年產量30萬斤左右,產值480多萬元。當記者問到2024年有什么心愿時,程文喜一口氣說出了“四個心愿”。
愿鄉村振興政策更優。作為商水縣十四屆政協委員,在今年的縣“兩會”上,程文喜提出了“繼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新型農業主體支持力度”等3個提案。“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期盼國家及有關部門盡快出臺更加完善的惠農利農政策。比如,為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解決缺少辦公用房、晾曬場、農機倉庫等問題。”程文喜誠懇地說。
愿粉條產業做大做強。程崗村粉條加工已有100多年歷史,通過申請非遺、注冊商標等方式,粉條供不應求。“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經過外出參觀考察,在鄉黨委、鄉政府引導下,今年我帶頭簽訂60畝蜜薯種植供苗合同。在種植純白高淀粉紅薯基礎上,我還準備種植30畝紫薯,生產多品種、多口味粉條,叫響品牌、占領市場。”程文喜信心十足地表示。
愿粉條產業帶動農民增收。程崗村紅薯種植面積300多畝,目前已有20多家粉條加工大戶。“下一步,我們要結合‘五星’支部創建工作,吸納更多的村民參與其中,做大做強合作社、家庭農場。采取規模發展、線上線下銷售的方式,形成完整的紅薯粉條產業鏈,帶動全村更多的農戶增收致富奔小康。”程文喜向記者描繪了粉條產業的美好前景。
愿農民更富村莊更美。這幾年,粉條加工讓鄉親們的腰包鼓起來了。如何改善村容村貌?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村民認為人居環境整治是面子工程,不太配合。我們打算挨家挨戶做工作,獲得群眾的支持和理解,要讓村莊環境更美,讓鄉親們日子更有奔頭。”程文喜十分堅定地說。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