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溝縣人民法院運用“法度+溫度”工作法成功調解一起彩禮糾紛案
□通訊員 許小蘭 樊帥
本報訊 當25沓百元鈔票擺在雙方當事人面前時,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是日前一起婚約彩禮糾紛案的財產交接現場。扶溝縣人民法院法官以法度釋法、以溫度明理,給案件當事人和旁聽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課,用典型案例引領農村婚嫁新風尚。
李某與欒某系高中同學,2021年,李某與欒某確定戀愛關系,雙方按照農村習俗舉行了訂婚儀式。欒某及其父母向李某索要訂婚彩禮、結婚彩禮及其他各項費用合計30.78萬元,李某父母為了讓兒子早日成家,給付了欒某及其父母各項彩禮款。后李某與欒某因性格不合分手,李某聯系不上欒某,關于彩禮款退還事宜一直協商未果,李某遂將欒某訴至法院。
該案承辦法官、扶溝縣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庭長范娜娜通過仔細閱卷和電話溝通,了解到雙方關于退還彩禮款的數額分歧較大,且婚約彩禮糾紛是老百姓十分關注的問題,遂決定從情、理、法角度出發,運用“法度+溫度”工作法調解該案。
調解過程中,法官首先為當事人詳細解讀了《民法典》和2024年2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從法律層面讓當事人認識到彩禮款是否退還的界限和內容,然后又從情、理兩個方面安撫當事人的情緒,并提出退還彩禮款的參考性意見。
經過法官耐心釋法明理,雙方就退還彩禮款的數額達成一致意見,被告將25萬元彩禮款當庭退還原告,原告也將陪嫁物品返還被告,該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