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明明
本報訊 今年以來,淮陽區關工委在淮陽區委的正確領導和周口市關工委的精心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關于做好關工委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抓好4個落實,切實加強“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工作室建設,不斷夯實關工委工作基層基礎。
一是抓好場地落實。全區各級關工委充分利用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協會、社團組織、“五老”居住相對集中且工作基礎較好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五老”工作室。目前,全區建設涵蓋紅色基因傳承、關愛幫扶、糾紛調解等領域“五老”工作室26個。
二是抓好人員落實。全區“五老”人員2646人,每個工作室明確1名威望高、經驗豐富的“五老”人員擔任工作室主任,確保“五老”人員在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舞臺上發光發熱。
三是抓好活動落實。每個“五老”工作室結合各自實際,制訂年度工作計劃,定期開展法治教育、傳統文化教育、關愛幫扶等活動。
淮陽區城關鎮北關社區“五老”工作室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主動參與周邊中小學、幼兒園平安校園建設工作及環境整治行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五老”人員王法武發揮書法特長,經常開展“書法進學校、進社區”活動;“五老”人員邢世忠經常受邀到學校、機關講革命傳統故事,深受青少年的喜愛。
四是抓好保障落實。建立工作室主任負責制,明確“五老”工作職責,健全完善培訓制度、例會制度、激勵制度、考核制度,加強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