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照曾 通訊員 李曉紀 文/圖
核心閱讀
從2025年1月14日春運大幕開啟,到2025年2月22日春運結束,在整整40天的時間內,為確保萬千旅客平安出行,鐵路人默默堅守,用責任與擔當,為列車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羅凱林是眾多鐵路人中的一員,也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武昌客車車輛段周口運用車間(簡稱周口運用車間)的技檢班組工班長。春運期間,羅凱林憑借過硬的技術和高度的責任心,在鐵路人心中樹立了一面旗幟。
愛崗敬業技術過硬
今年27歲的羅凱林,在周口運用車間主要負責列車下部故障的維修處理工作。今年是他參加工作以來的第三個春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他作為工班長的第一個春運。身為工班長的他愛崗敬業,帶領技檢班組人員,全力守護周口至北京列車、周口至上海列車的安全。羅凱林在技檢工作中忠于職守、奮勇擔當,被評為2024年武昌客車車輛段優秀班組長。
作為青年技術骨干,羅凱林始終秉持“修車人想著坐車人”的理念。他深知,列車技檢工作是守護列車安全運行的第一關。
春運期間,旅客流量劇增,發車頻次加密,任務繁重,任何細微疏忽都可能影響列車的安全運行。身為工班長的羅凱林主動承擔起復雜而艱巨的工作任務,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高度的責任心投入春運工作中,為列車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2月20日,是羅凱林值班的日子。記者跟隨這位小伙,體驗他忙碌的一天。
7時10分,羅凱林準時出現在工作崗位,開啟一天的工作。
他提前到達班組,仔細檢查工友留存的工作記錄,對前一天的技檢情況進行復盤,將重點問題默默記在心里,以便早會時精準傳達給每一位班組成員。接著,他認真清點技檢工具,檢查工具是否齊全、完好,對講機、技檢攝像手電、掌上電腦的電量是否充足,檢車錘是否在原位,任何一處細節都逃不過羅凱林的眼睛。他深知,在技檢工作中,一件順手的工具、一部正常運轉的儀器,都關乎列車運行安全。
8時整,點完名后,羅凱林連忙回到技檢班組,先組織工友開展“班前八步走”工作,接著進行每日“三個一”上崗前的安全提示。
8時36分,在K401次列車入庫前,他已經布置好了當日的工作任務。每一趟列車入庫后,羅凱林都迅速組織工友,依照技檢標準化作業流程,對列車的走行部、制動系統、連接部件進行細致檢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白+黑”排除列車故障
對列車進行認真檢查,是羅凱林每天的“必修課”。從列車轉向架、制動系統到車下懸吊系統,他帶領技檢班組成員,手持檢車錘、技檢攝像手電、掌上電腦,對入庫列車逐節車廂、逐個部位細致查看。冰冷的金屬器件在寒風中更添涼意,羅凱林目光專注,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
春運期間的周口運用車間整備場上,對講機的聲音此起彼伏。羅凱林協調班組成員處理故障、開展檢修工作,與值班室調度人員溝通,就像一位指揮若定的將軍。遇到突發故障時,他總是沖鋒在前,憑借豐富的技檢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及時排除故障。
9時50分,在對入庫的K401次列車進行檢查時,他和工友韓飛發現一處安全隱患,及時進行了處理。
在開展技檢作業時,羅凱林發現列車在制動狀態下自然緩解異常,便迅速鉆入車底檢查,并及時通知維修班人員處理泄漏點。每天開展技檢作業時,羅凱林都不停地重復著彎腰、蹲下、站起動作,對入庫列車進行檢修,確保列車出庫時狀態良好,能夠平安、準時出發。
21時40分,K4179次列車入庫,羅凱林迅速攜帶技檢工具走進整備場。他認真開展標準化作業,確保閘片鎖、鐵圓銷、開口銷狀態正常,夾鉗狀態正常,排風閥正常。
春運期間,在周口運用車間整備場的股道間、檢修地溝內,總能看到羅凱林忙碌的身影。他細致入微地對機車走行部、車鉤緩沖裝置、基礎制動裝置、車體下部懸吊、下部各箱門和制動盤等進行檢查。穿梭在檢修地溝中的他,任由汗水濕透衣背。為提高列車運行效率,晚上他主動留守車間,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他說:“列車安全無小事,檢車員排查車輛故障,靠的就是手中的檢車錘、技檢攝像手電,以及識別安全隱患的眼力、聽力和責任心,多走一步、多看一眼,都關乎列車的運行安全。”
既“考”技術更“考”責任
身為工班長的羅凱林,經常與老前輩韓飛一起探討列車檢修心得。韓飛也將他守護春運28年積累下來的檢修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羅凱林。
韓飛積極發揚“傳、幫、帶”精神,只為更好地實現“平安春運、有序春運、溫馨春運,讓旅客體驗更美好”的工作目標。
2月21日2時8分,當最后一趟列車緩緩駛離整備場,羅凱林仍未停下忙碌的腳步。他認真復盤當日工作、整理檢修記錄,提前做好新一天的工作規劃。
因無數鐵路人的堅守,春運列車才更加安全穩定。
望著緩緩出庫的列車,羅凱林說:“這一路走來,我深感責任重大。未來的春運征程,我一定堅守崗位,繼續為列車安全、旅客團圓保駕護航。”羅凱林用實際行動,奏響了一曲鐵路春運安全樂章。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