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普淑娟
本報訊 3月7日,我市首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王先生在周口市中心醫院順利出倉,這標志著我市在造血干細胞移植領域實現“零的突破”,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邁上新臺階。
45歲的王先生因出現骨痛、乏力癥狀,到市中心醫院血液科就診。血液科副主任醫師王瓊接診后,為王先生進行了一系列詳細檢查,最終診斷其為多發性骨髓瘤。入院后,經過幾個療程的化療,王先生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惡性腫瘤,常規化療的效果有限。因此,血液科醫護團隊在與王先生家屬充分溝通并取得同意后,決定為王先生進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王瓊介紹,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移植成功,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降低復發風險,提高生存質量。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指取自患者自身骨髓或外周血中的干細胞或保存的自身臍血回輸給患者,以便造血干細胞在患者體內定居、增殖、分化,使患者機體恢復造血功能、形成免疫力的一種治療方法。
王瓊帶領醫護團隊為王先生制訂了詳盡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方案。一切準備就緒,2月13日,王先生進入移植倉,醫護人員將之前采集的王先生的造血干細胞回輸到他的體內。3月6日,王先生的血常規檢測顯示,其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等各項血液指標均恢復正常,這標志著王先生的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成功。3月7日,王先生順利出倉,身體恢復良好,未出現身體疼痛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