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猛
隨著氣溫逐步回升,賞花踏青拉開了新一年的春游大幕,多地迎來了出行旺季。不少地方趁機挖掘“賞花經濟”潛力,以花為媒,大力發展“春日經濟”,進一步釋放文旅市場消費潛能。
花,這一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美好事物,發揮著超乎想象的紐帶作用,將農業、文化、旅游三大產業緊密結合起來。“梅花節”“櫻花節”“桃花節”……各地以花為主題的文旅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大批民眾參與,在傳承特色地域文化的同時,為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賞花經濟”始于花,又不局限于花。當前,游客對春季游玩的需求已經不再滿足于拍照打卡,而是追求內涵更為豐富的休閑體驗。部分地區聚焦“賞花+”新式玩法,將賞花和河灘游船、鄉村茶館等打卡點串聯,帶動當地民宿業、餐飲業共同發展,不斷創造新的春日消費場景,持續提升由花而生的附加值。
活力十足的“賞花經濟”、熱潮涌動的消費市場,是“春日經濟”持續向好、人民幸福滿懷的生動詮釋。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為此,要積極創造更多消費場景,持續釋放文旅消費潛力。
各地要切實抓住“賞花經濟”這個風口,發揮其對促消費、擴內需的拉動作用,不斷賦能文旅新業態,把春天的“顏值”轉換為相關產業的產值。要把握住人們在賞花之外的訴求和消費趨勢,用花營造消費環境,將花打造為消費場景,不斷提升“春日經濟”的底色與成色,讓更多人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