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毛艷麗
電信詐騙無孔不入、隱蔽性強,花樣百出的詐騙方式往往令人防不勝防。為增強人民群眾的防騙意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商水縣公安局對近期辦理的電信詐騙案件進行詳細梳理,現將6起較為典型的案例進行通報,以此提醒廣大群眾提高警惕、防范詐騙。
案例一:刷單返利詐騙
3月15日,魏集鎮的劉某某收到某電商平臺商家發送的一條消息,在收藏關注對方后,劉某某獲得了5元傭金。隨后,對方誘導其參與長期刷單,劉某某按照對方引導下載 了“百勝”APP并注冊了賬號。登錄賬號后,在對方引導下,劉某某進行了相關操作,結果被騙63303元。
案例二: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實施詐騙
3月19日,舒莊鄉的賈某接到一名自稱“人壽保險”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賈某已開通“人壽保險”電子支付安全保單服務,每月將被扣除2000元服務費,若無需此項服務,可聯系調整或取消。賈某為避免被扣費,按照對方引導下載了一款不知名的會議APP,并進行了一系列操作,結果被騙166797元。
案例三:虛假服務詐騙
3月21日,新城區的王某某在使用電腦瀏覽網頁時,不慎點擊一則廣告,下載了一款名為“符號”的成人交友APP。登錄該APP后,平臺客服稱只需完成3項任務,即可獲取聯系方式。王某某出于好奇,按照客服引導進行操作,結果被騙84290元。
案例四:游戲交易詐騙
3月24日,家住老城區的少年高某某看到一個視頻,視頻中聲稱點關注即可免費獲得“和平精英”游戲裝備。高某某隨即關注了對方賬號,對方回關后,打來語音電話,誘導其使用家長手機領取游戲裝備,同時要求高某某在隱蔽的地方操作。高某某拿著其母親的手機,按照對方引導進行了操作,結果導致家庭損失4960元。
案例五:虛假貸款詐騙
3月23日,張明鄉的王某某接到一名自稱“平安銀行”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對方稱貸款門檻低,且可線上實時辦理、即時到賬。王某某按照對方提供的網址,進入一個偽造的“平安銀行”網頁申請貸款。在對方誘導下,王某某進行了一系列操作,結果被騙9450元。
案例六: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實施詐騙
3月27日,城關鄉的和某某收到一條好友請求,對方自稱是“周口公安人員”。添加好友后,對方稱接到舉報,和某某的賬號涉嫌詐騙,要求其無條件地配合公安調查,否則將對其父母采取抓捕措施并處以罰款。和某某非常害怕,遂在對方誘導下,使用其家長的手機進行操作,結果家中錢款被騙3347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