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扶溝縣客運公司經理杜建華
提起縣客運總公司近年來發生的變化,知道內情的人都說,關鍵是有位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的領頭人——公司經理杜建華。
2006年5月,杜建華出任縣客運公司經理。當時,在周口市客運界,一提起扶溝客運公司,人們就直搖頭。企業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亂,經營效益差,扶溝客運分公司欠外債210萬元,職工工資難以保證,人心渙散,嚴重影響了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面對困境,臨危受命的杜建華暗下決心,一定強管理、拓新路,使企業起死回生。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唯一目的就是——讓客運車輛常規安全運轉,在崗職工安居樂業,退休老職工幸福安度晚年……”
面對公司內部電費猛增的具體情況,他大刀闊斧地展開了行之有效的治理。他通過縣電業局安裝公司對公司內部進行整改細查,查出了偷電、漏電的弊端所在。原來每月電費高達7000元,整改后,電費降至每月800多元。
扶溝客運公司原來實行的是手撕票,杜建華上任伊始,在經濟極為困難的情況下,籌資4萬多元上馬了4臺電腦,經過向總公司申請,改手撕票為微機票,僅此項每月就為單位節省資金1萬多元。常言道:頭三腳難踢。杜經理踢開了成功的第一腳,雖然他雷厲風行的工作方法遭到了一部分人的誤解,但得到了分公司大部分在崗職工和退休職工的贊揚和擁護。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建立了全新的運營機制,使公司煥發了活力。扶溝客運公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公司的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公司的經濟效益迅速猛增——運營客車的純利潤由原來的每月2000多元上升到5000多元,同時把在崗職工69人的工資全部按新工資標準發放。不僅如此,在杜經理上任后短短3個月時間內,就還外債30余萬元。為此,周口客運總公司的《汽車簡報》以“抓管理,一抓就靈”為題,專題報道杜建華經理的先進事跡。杜經理被周口客運總公司樹為標兵,在全市客運行業掀起向他學習的熱潮。
老職工羅克玉,7年前妻子患癌癥離他而去,2003年10月份,他兒子羅顏紅跑扶溝至周口線,當行至西華時,因積雪路滑發生了車毀人亡的嚴重車禍。2005年,他又得了偏癱,每年的醫療費達6000元。杜建華了解這些情況后,親自找到羅克玉說:“老羅,你的事就是咱公司的事,你的藥費開個票據,咱公司雖然經濟困難,但可以適當給你報銷一部分,以解燃眉之急。”羅克玉逢人就說:“我這一輩子感謝杜經理,感謝共產黨……”退休職工郭志德,2005年患偏癱臥床不起,杜建華不但報銷了郭志德的部分藥費,而且還把年終的救濟款送到郭志德家中。
付出總有回報。全縣客運市場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目前,扶溝客運分公司增加了扶溝至溫州、扶溝至東莞、扶溝至北京、扶溝至新疆、扶溝至亳州線等長途客車30輛,讓扶溝人長途坐車不作難。同樣,使原來的鄭州、周口、開封、許昌、平頂山、漯河線路更正規。發往各鄉間的線路合理搭配,使客車車主順心、旅客放心、客運公司上下一心。2007年度,公司被評為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離退休工作先進單位、運輸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等。
(記者岳建輝?通訊員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