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淮陽區委書記張建黨
□記者 侯俊豫
“3天的學習考察中,看到的是浙皖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生機勃發和欣欣向榮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浙皖發展的新理念、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很受觸動、很受鼓舞和啟發。”5月12日,在談到赴浙皖學習考察體會時,淮陽區委書記張建黨說,本次考察學習,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看到了差距,既是一次生動活潑、扎實有效的思想大解放教育,更是一次加快發展的現場動員。
張建黨說,我們將持續苦干實干,把學到的方法和經驗運用到工作實踐中,把思考的感悟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圍繞主導產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重點工作強勁發力,為周口中心城區高質量跨越發展作出淮陽貢獻。
著力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圍繞塑料制品、智能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用好“中國塑料制品之城”“中國塑料制品生產加工示范基地”品牌優勢,聚焦細分領域抓招商,聚焦落地項目抓進度,聚焦投產項目抓達效,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能級,著力打造塑料制品、智能裝備制造百億級主導產業集群,全力以赴加快建設進度、投產進度、達效進度。
著力抓好科技創新引領。堅持以“5個5”機制為引領,以智能化改造為方向,支持工業企業向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重點支持河南聯塑、銀豐塑料、中玻玻璃等企業實施智能化場景應用,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支持中玻玻璃、鑫弘研磨、中恒信、浩森木工等企業爭創國家“小巨人”企業;鼓勵河南聯塑、北京博瑞萊爭創國家質量標桿企業。持續推動工業企業“升規入統”,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力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90%以上。
著力加快建設美麗鄉村。以整治“六亂”、開展“六清”為抓手,持續深入開展全域殘垣斷壁(危房)大拆除、環境衛生大掃除、黑臭水體大消除“三大行動”,積極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區),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長效。深化拓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七種模式”,謀劃實施好生態環境建設及綜合開發利用EOD模式試點項目、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綜合治理PPP模式項目,力爭2024年底實現所有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治理目標。
著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全力沖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做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創工作,確保順利通過省和國家驗收。加快實施平糧臺古城遺址公園、時莊考古遺址公園、陳楚故城內城城墻遺址保護工程及中華龍文化公園等文旅項目建設,增添更多文旅新內涵。積極籌辦好第二屆周口荷花節,打造更多沉浸式游玩項目,力爭出新出彩出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圍繞“農旅度假+生態度假”,依托沙潁河生態經濟帶、豆門鄉武灣櫻桃、白樓鎮沙窩西瓜、鄭集鄉和劉振屯鎮西紅柿等特色種植,著力打造鄉村休閑采摘觀光研學品牌,讓美麗鄉村“金名片”轉變為群眾致富“金飯碗”。
著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堅持以規劃為引領,積極對接中心城區規劃定位,落實好《淮陽區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淮陽城市新區核心區城市設計》等多個專項規劃。搶抓建設“川淮新區”的歷史性機遇,加快推動城市道路向西延伸、功能設施向西布局、城市框架向西拓展、發展重心向西轉移,推動周淮融合發展提速增效。持續實施城市“五治”行動(生態環境治“污”、交通秩序治“堵”、市容衛生治“臟”、專業市場治“亂”、公共服務治“差”),探索智慧城管“一網統管”的城市治理體系。
著力加強基層社會治理。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引領,認真學習借鑒余村“支部帶村、發展強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潤村、生態美村、平安護村、清廉正村”鄉村治理經驗,探索創新以講理堂、鄉村大食堂、基層警務室、日間照料中心等為主要載體的鄉村治理模式。以“三零”村(社區)創建為重點,依托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建立健全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防范、早化解。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