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共扶溝縣委書記孫紅偉
□ 記者 金月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下簡稱全會)提出的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擘畫了從全局上謀勢、在關鍵處落子的‘戰略圖’,扶溝縣必須堅定不移把改革作為‘鋪路石’‘試金石’,在全面對標中承接落地,在敢作善為中系統布局,在比學趕超中奮勇爭先,以改革破難題、激活力、促發展,讓每一項任務都有創新性舉措、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扶溝實踐新篇章。”近日,扶溝縣委書記孫紅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近年來,扶溝縣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兩個確?!?,認真實施“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以“十二個緊盯”促提升,以“五個清單”抓項目,以農業強市“七個專項行動”強基礎,縣域經濟發展穩中向好。2023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247.3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居全市第二位。今年前三季度,全縣生產總值完成204.53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居全市第三位,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實現歷史性突破。
孫紅偉表示,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縣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全縣上下要深學細悟全會精神,凝心聚力、奮發進取,把全會戰略部署轉化為建設現代化扶溝的強大動力,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周口實踐中當先鋒、作貢獻。今后,扶溝縣將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以改革激發創新動能,加快產業升級。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方向,構建獨具扶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產業方面,強力推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加工中心、嘉樂華汽車配飾等項目建設,堅定不移打造具有區域集聚力、全省引領力、全國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配件生產基地。在棉紡織及印染加工產業方面,依托中垣環??萍加∪井a業園,加快推進盛瑞紡織、世成織造、亞瑞印染、弋尚紡織等項目建設,全力做強紡織印染全產業鏈。在蔬菜生產及精深加工產業方面,聚力“扶溝蔬菜”全國知名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扎實開展品牌創建、新品培育、規模種植、綠色生產、冷鏈物流、營銷宣展、引強培優“七大行動”,依托綠業元提質增產研究院、河南農大扶溝蔬菜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農科院韭菜研究基地等創新平臺,圍繞安冠、德利爾、南北綠久等產業園,與中原農谷共建“中原農谷新優蔬菜品種研發基地”“扶溝蔬菜新優品種展示中心”,打響“扶溝蔬菜種子”品牌;大力扶持京東、快選電商物流企業,助力扶溝蔬菜出村進城走四方;突出發展黃瓜、荊芥、螺絲椒、彩虹西瓜等優勢單品,逐步構建“一粒良種到一桌好菜”的蔬菜產業發展格局,全力打造全國有影響的全生態蔬菜之都。
以改革推動城鄉融合,促進協調發展。堅持加大投入力度、優化城鄉布局、完善配套設施,推動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加快城市更新,深入開展“城市建設提升攻堅年”行動,持續實施“七大工程”,扎實推進道路暢通、片區開發、綠化亮化等工作,切實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推動城鎮建設,深入開展小城鎮建設提升行動,統籌完善市政、環保、教育、醫療和商貿等硬件設施,加快實施弱電入地、立面改造等工作,全力推動鄉容鎮貌改觀、功能短板補齊、公共服務提升。建設農業強縣,深入開展“七個專項行動”,嚴守126萬畝耕地紅線,高效推進9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與省糧投集團合作的20萬畝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大力實施全域水系連通工程,全面提高鄉村產業發展水平。
以改革增進民生福祉,彰顯服務溫度。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壯”,持續擴投資、優服務、強體系,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教育方面,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優化教育布局,深化集團化改革,著力推廣“強校帶弱校、城區帶鄉村”集團化辦學模式,加快花園路小學、新村小學等一批學校項目建設,讓義務教育更加優質均衡。在養老方面,推進城鎮社區居家養老組網運營、鄉鎮敬老院轉型、高標準康養小區等項目,不斷健全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在醫療方面,持續完善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推進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提檔升級,實現縣級醫院實時會診,鄉衛生院服務到家,村衛生室巡診上門,讓群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
以改革提升治理效能,優化發展環境。圍繞爭創“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積極踐行新時代“浦江經驗”“楓橋經驗”,深入推進“三聯三化”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建設,持續開展“三零”創建,完善提升縣鄉村三級民調網絡,全面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緊盯154項優化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任務,全面落實“三到位三集中”,扎實推進“一網通辦”“三個之外無審批”,著力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時間、優流程,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全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
孫紅偉表示,下一步,扶溝縣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市委五屆六次全會精神,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張藍圖繪到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扶溝實踐新篇章。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