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主持人:翟國勝 課題組成員:馬明 陳心成 翟勇 錢國順 賈尚
黃泛區就是黃河水泛濫的地區。歷史上,黃河曾多次泛濫,從廣義上講,凡是黃河水泛濫的地區都是黃泛區。但黃泛區作為一個專有概念,是專指1938年6月“花園口事件”后黃河改道泛濫的區域。深入研究黃泛區的歷史文化及黃泛區農墾精神,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黃泛區文化的基本架構和主要元素
黃泛區文化是地域文化、企業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集合體。黃泛區文化專指黃泛區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重要作用的文化傳統。黃泛區農場是國有大型農墾企業,具有分散性、區域性、綜合性、社會性等特點,因而,黃泛區文化是地域文化和企業文化的綜合體。黃泛區農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典型例證,黃泛區文化又屬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范疇。
黃泛區文化是黃河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文化是黃河古今流域多民族人民在與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創造的燦爛文化。黃泛區是1938年6月黃河人為改道的結果,屬于黃河古今流域的范疇。伴隨著黃泛區發展歷史而形成的黃泛區文化,是黃河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發展黃泛區文化,是講好黃河故事的重要內容,是弘揚黃河文化的題中之義、應有之舉。
黃泛區文化的基本架構和主要元素。黃泛區文化的基本架構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歷史層面,二是當代層面。所謂歷史層面,指1938年6月“花園口事件”后黃泛區形成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所謂當代層面,是指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泛區文化含有抗戰文化、河湟文化、農墾文化、知青文化、干校文化、勞模文化、名人文化、生態文化8種元素。
深植于黃河文化的黃泛區農墾精神
黃泛區農場在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不僅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而且培育了彌足珍貴的黃泛區農墾精神。2004年12月,黃泛區農場六屆三次職代會把黃泛區農墾精神集中概括為“艱苦奮斗、勇于開拓、愛崗敬業、爭創一流”。
鮮明的實踐性。黃泛區農墾精神是黃泛區農場在長期建設、發展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產生于實踐之中,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同時又對實踐有著鮮明的指導意義。
廣泛的群眾性。黃泛區農墾精神是幾代黃泛區農場人共同實踐創造的精神,是被廣大職工所擁有和認同的群體意識、精神狀態、價值取向、思想境界,是黃泛區農場人的紅色基因。
顯著的先進性。在黃泛區70多年的發展中,黃泛區農墾精神呈現出明顯的先進性特點。黃泛區農場涌現出的眾多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在黃泛區農墾精神的形成中起到了巨大的榜樣帶頭作用,這種精神的弘揚又進一步促進了各項事業的發展。
歷史的持續性。黃泛區農墾精神是黃泛區農場70多年發展的真實寫照和實踐經驗的高度概括,既是對過去奮進歷程的描述,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引領激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黃泛區農墾精神必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要繼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南泥灣精神、農墾精神分別是黃泛區農墾精神的源頭和母體。黃泛區農場創建伊始,就明確提出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因此,南泥灣精神是黃泛區農墾精神的源頭。“艱苦奮斗、勇于開拓”是王震將軍根據中國農墾事業創辦發展的生動實踐總結出的農墾精神。黃泛區農場在提煉、概括黃泛區精神時,堅守“艱苦奮斗、勇于開拓”,增加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時代元素。
黨對黃泛區復興、建設、改革發展工作的重視是黃泛區農墾精神形成的重要保障。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黃泛區人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復興運動。隨后,在黃泛區建立大型國有機械化農場,及時樹立黃泛區這一先進典型。黃泛區70多年滄桑巨變的發展史,就是黨領導人民不斷開拓前進、一步步走向輝煌的奮斗史,也是黃泛區農墾精神的形成史。
國有農場的組織化優勢是黃泛區農墾精神形成的有利基礎。黃泛區農場是國有大型農墾企業,黨團工作組織健全,有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職工組織紀律性強,國有農場的組織化優勢為培育黃泛區農墾精神提供了有利的基礎。
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為黃泛區農墾精神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黃泛區農場重視先進典型的培育,涌現出了一批在全國知名、在全省有影響的勞動模范、先進典型。通過多種形式宣傳他們的優秀事跡,在全農場形成了比學趕超的熱潮,為黃泛區農墾精神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弘揚黃泛區農墾精神,能樹立良好的黃泛區形象,增強黃泛區兒女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既有利于“走出去”,為黃泛區兒女在外創業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也有利于“引進來”,有利于擴大開放、招商引資,促進黃泛區高質量發展。
為高質量發展凝神聚力。黃泛區農墾精神可以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跨越時間空間、跨越行業職業,讓更多社會受眾產生心靈對接,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有利于發展紅綠相加的文化旅游產業。黃泛區有眾多的歷史文化資源。弘揚黃泛區農墾精神,大力發展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有利于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為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貢獻黃泛區智慧、黃泛區力量。黃泛區農墾精神的意義和價值已遠遠超出了黃泛區農場的地域和行業。大力弘揚黃泛區農墾精神,爭取將黃泛區農墾精神列入后續發布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將其作為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能為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貢獻黃泛區智慧、黃泛區力量。
傳承發展黃泛區文化和弘揚黃泛區農墾精神的路徑
加強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保護和利用。黃泛區農場現有中央黨校五七干校舊址、國營機械化黃泛區農場舊址兩處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有1 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有若干周口市政府公布的歷史建筑。要加強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保護,利用實物講好黃泛區故事,傳承發展黃泛區文化。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泛區博物館。黃泛區農場場史館是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建議在黃泛區農場場史館的基礎上,整合成黃泛區博物館,拓寬展示內容,講好黃泛區故事,構建以黃泛區農場為中心的黃泛區歷史文化主地標,明晰黃泛區農場在黃河歷史文化上的定位,為海內外游客提供體驗黃泛區文化的高質量場所。
加大黃泛區農墾精神的研究和弘揚力度。加大對黃泛區農墾精神的研究力度,采取多種形式講好黃泛區故事。可以組織專家學者對黃泛區農墾精神進行深入研究,形成有深度、有高度、有分量、有應用價值的理論成果,為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面進一步弘揚黃泛區農墾精神提供理論支持。要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學先進、趕先進、做先進的濃厚氛圍,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成效,轉化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際行動。領導干部要帶頭努力繼承老一代拓荒者的光榮傳統,以實際行動踐行黃泛區農墾精神。要嚴以律己,言行一致,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帶領人民群眾努力干事創業。
發展紅綠結合的文旅產業。將生態環境優勢、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成旅游發展優勢,積極發展紅綠結合的文旅產業,建設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突出現代農業、生態旅游、紅色旅游特色,深度開發農業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田園休閑度假、紅色旅游、農墾文化體驗等旅游產品,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高文旅發展經濟效益。
要采用多種形式講好黃泛區故事。積極爭取各級宣傳部門,新聞單位及所屬新聞網站、新媒體平臺支持,采用多種形式講好黃泛區故事。可以推出一批黃泛區故事選題,重點扶持,精準獎勵,鼓勵和支持文創團體、文藝工作者用好紅色資源,把紅色文化融入戲劇、歌曲、舞蹈等文化藝術形式中,努力創作出反映黃泛區農墾精神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