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楠
自大年初一上映以來,《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的票房表現如同其主角哪吒般勢不可擋,目前位列全球電影票房榜第八。這一輝煌成就不僅標志著中國電影工業的強大實力,更彰顯了“內容為王”的永恒價值。
影片在故事情節的構筑上匠心獨運,通過細膩的敘事手法、深層次的人物塑造以及真摯的情感表達,將傳統神話故事以現代化的方式呈現,實現了藝術性與思想性的雙重升華。影片中,中國元素俯拾皆是,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既彰顯文化自信,又讓全球觀眾領略到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競爭激烈的影視市場中,內容始終是作品的核心競爭力。內容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觀眾能否被吸引、被感動,是否能產生強烈的共鳴。優秀的內容能夠觸動人心,引發觀眾的思考和討論,形成口碑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
曾有人斷言,當前影視行業已步入寒冬期,市場低迷,好作品更是鳳毛麟角。然而,《哪吒2》的橫空出世,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有力地回擊了這種悲觀論調。它用事實證明,影視行業從不缺機遇,缺的是用心打磨的優質內容。如果沒有好內容作為基石,即便投資再大,也甩不掉爛片的帽子。
近年來,短劇憑借其短小精悍、節奏明快的特點,在市場上掀起一陣熱潮。但熱鬧背后,卻是優質短劇匱乏的尷尬現實。內容同質化嚴重、劇本邏輯漏洞百出、文化表達淺薄、題材脫離現實等弊病,使得大多數短劇在喧囂一時后,迅速淹沒在浩如煙海的影視作品中,難以脫穎而出。
沒有精心的打磨,就難以出精品。關于《哪吒3》,導演餃子表示:“還沒有準確日期,不會為了賺快錢而犧牲質量。”在娛樂多樣化的今天,觀眾的審美越來越挑剔,影視作品若想贏得市場,需拿出過硬的品質。畢竟,觀眾只會為好看的電影買單,“內容為王”始終是衡量一部影視作品價值的黃金標準。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