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韓志剛 王松濤
初春時節,位于周口市川匯區西北角的周口野生動物世界游人如織。作為周口野生動物世界服務保障部主任,李功勛每天早上提前到崗,不僅要分配好工作,而且要在整個園區巡邏。
周口雜技藝術源遠流長。2019年,河南金貴演藝集團投資22億元,在川匯區建設集雜技演藝、動物觀賞、機械游樂、自然保護、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周口野生動物世界。
李功勛是西華人,退伍后應聘到周口野生動物世界從事服務保障工作。“工作穩定,待遇不錯。”李功勛說,在這里,他把軍人的優良傳統融入到工作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景區投入運營以來,單日最高客流量達5萬人次,年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2021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周口野生動物世界總經理張玉璽說,隨著用工需求的不斷增加,景區已吸納附近500多名群眾就業。
景區的火爆可以從停車場里天南地北的私家車牌照得到印證。周口市區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說,周口野生動物世界在園區規模、動物品種數量、業態豐富性上,已經超過很多優秀動物園。
雜技帶火旅游經濟,雜技裝備制造同樣大放異彩。
在周口市雜技藝術研發中心,有一群埋頭苦干、銳意創新的匠人。淮陽的朱程林就是其中一員。
“我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喜歡的工作。”朱程林說,他已完成40余個項目的設計建造工作。
更讓朱程林驕傲的是,他和同事參與建造的吳橋國際雜技大劇院成為當地地標建筑、我國雜技專業劇院的標桿,他們在上海建造的演藝大篷經受住了12級臺風考驗。
人才培養對于雜技藝術傳承來說至關重要。近日,記者走進河南金貴演藝集團下屬的雜技藝術學校看到,幾十名小演員正在訓練。翻跟頭、倒立……這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苦練基本功,開啟了自己的“雜技人生”。“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培養2000多名雜技演員,組建19支表演隊伍。”該校有關負責人說,他們長期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園、上海馬戲城、三亞千古情旅游景區、青島方特夢幻王國等景區駐點演出,先后赴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演出,每年演出9000余場。
“要通過改革創新實現雜技產業的繁榮發展。”區委書記劉德君表示,川匯區將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圍繞“雜技+制造”“雜技+文旅”“雜技+人才”持續發力,做大做強全產業鏈,讓周口雜技叫響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