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區人民法院
□記者 臧秋花 通訊員 鄭衛東
本報訊 近日,淮陽區人民法院大連人民法庭成功調解一起涉企、涉民生工程的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原告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與被告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施工分包合同,因雙方對工程款結算數額存在爭議,被告支付原告部分工程款后,剩余工程款未支付,原告向淮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大連人民法庭法官鄭衛東接案后,第一時間翻閱卷宗了解案情,發現該案涉及法律關系復雜、司法鑒定成本較高,同時涉及大量農民工欠薪情況。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工程量價的確定是否應導入鑒定程序及工程款核定?由于被告現有付款憑證無明確指向,厘清當事人主張的欠付、超付情況較困難。
為推動糾紛有效化解,淮陽區人民法院審判團隊多次研判案情、梳理證據材料,了解到案涉工程是淮陽區涉民生工程,原告和被告就整體工程有多個分項合同,案涉施工合同僅為其中一項。
針對上述問題,淮陽區人民法院審判團隊積極拓寬審理思路,不拘泥于本案,就案涉工程外的其他多份施工合同進行統一對賬、統一核定工程量價及結算金額,發現整體工程量價雙方差距不大。最終,在法官的主持調解下,雙方當事人就爭議焦點達成一致意見,實現案結事了。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