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州大道與黃河路交叉口附近的垃圾中轉站
???????□晚報記者 彭慧 文/圖
???????“提到垃圾中轉站,大伙兒想到的是臭氣熏天、蚊蠅亂飛、污水橫流。如今,垃圾中轉站不臟也不臭,既美觀又實用。”昨日下午,在周口市區中州大道新建成的垃圾中轉站附近,市民方女士高興地說,這個垃圾中轉站有漂亮的晴雨篷、嶄新的不銹鋼欄桿……
???????新型垃圾中轉站 好處說不完
???????位于市區中州大道與黃河路交叉口南200米路西的垃圾中轉站,目前處于試運行階段。“以前垃圾中轉站周邊又臟又臭,現在這里干凈、寬敞;以前垃圾中轉站是露天的,現在是全封閉無污染的……”負責這個站點的市環衛處管理員陳師傅說,“現在我們的工作環境好了,勞動強度也比以前小了!”據了解,垃圾經過壓縮后,這個站點可消化8噸生活垃圾。整個操作過程實現自動化,當地下垃圾倉內的垃圾達到一定存量時,壓縮設備運轉,擠出垃圾中的液體,并通過排污管道排走。壓縮成餅狀的垃圾,由管理員電話通知相關人員,用垃圾壓縮轉運車運送走。
???????采訪中,不時有環衛工人前來倒垃圾,他們打開三輪車后面的擋板,將垃圾倒入垃圾倉內,整個過程方便、輕松。
???????“以前開放式的垃圾收集點,垃圾露天堆放,污染嚴重。垃圾收集全靠人力,又臟又累。”市環衛處副主任馬掌珠介紹,壓縮式環保垃圾中轉站建成后,管理員的工作環境大大改善。“垃圾中轉站占地面積小,垃圾壓縮、儲存都在地下進行,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壓縮后的垃圾體積大大縮小,原來需要3至4車才能運完的垃圾,壓縮后一車就可以運完,極大地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裝運時,地面如果有輕微污染,可用配備的高壓水槍沖洗。現在垃圾中轉站周邊環境有了極大改善。”
???????記者在管理房內看到兩臺環保遙控設備。據了解,這兩臺設備分別采用了國際先進的除塵除臭系統和計算機中央控制系統。進入垃圾倉的垃圾通過壓縮后,污水經沉淀池排入下水道,防止污水灑漏污染道路。此外,垃圾中轉站還配備了除臭消毒系統,防止垃圾倉的臭味散發,真正實現垃圾全程全封閉、無異味、無害化處理。
???????“舊站改新站” 居民樂呵呵
???????位于常青路與交通大道交叉口南100米路西的另外一座生活垃圾中轉站,目前也處于試運行階段,它是由原來的老式垃圾中轉站改建而成的。
???????“以前,尤其在夏天,天氣炎熱,垃圾氣味難聞,我們用鐵鏟把垃圾收(集)在一起,確實累得不行。”60多歲的環衛工人劉師傅說。這座垃圾中轉站沒改造前,人行道上放置了3個露天大鐵斗。夜里倒垃圾的人很多,環衛工人早晨打掃完街道來倒垃圾時,發現鐵斗盛滿了垃圾。清運車司機盡管每天4時左右就開始工作,但是由于垃圾量太大,不能及時清運,垃圾積壓嚴重。
???????環衛工人苦不堪言,附近居民也是怨聲載道。“那時候離很遠就能聞到垃圾中轉站的臭味。”附近居民李女士說,清運車每次運送垃圾時,沿途都會有少量垃圾掉落,干凈的路面會被污染。“現在,再也沒有垃圾中轉站附近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現象了,臭味也聞不到。生活環境好了,大伙兒都很滿意、很高興。”
???????年內可投用5座垃圾中轉站
???????我市自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以來,不間斷投入大量資金,逐步改善落后的環衛設施。
???????按照去年市政府要求建8座垃圾中轉站和10座公廁的目標,目前,除了中州大道和常青路這兩座垃圾中轉站以外,市區還有3座在建的垃圾中轉站,它們分別位于:中原路周口師范學院東門旁,垂直壓縮式垃圾中轉站的兩層房屋主體已建好,等待安裝環衛設備;銀珠大道與太清路交叉口,雙機位垂直壓縮式垃圾中轉站的房屋主體已建好;開元大道的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西側,雙機位垂直壓縮式垃圾中轉站也在加快建設。馬掌珠說:“這些垃圾中轉站在建的同時,我們還在不斷積極和辦事處協調并選址,爭取年內能建設更多的垃圾中轉站,方便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