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主持人:王程清 課題組成員:巴一存 陳少文 曹 琦
周口地處中原腹地,原名“周家渡口”“周家口”,是一座因航運而得名、有著2000多年航運史的內陸城市。近年來,周口市委、市政府搶抓交通強國戰略和河南實施“十大戰略”的重大機遇,擺脫內陸腹地、傳統農區的觀念限制,牢固樹立“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的發展定位,大力推動內河水運、臨港產業、生態城市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積極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走出了內陸城市一條由“黃土經濟”向“藍水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推動運輸結構調整的新路子。
周口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的重要意義
有利于周口深度參與“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周口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區,千噸級駁船可直達沿海一帶,是河南省唯一能夠常年通江達海的省轄市,具有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良好基礎和比較優勢。周口要順應趨勢,主動作為,通過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融入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高效銜接“一帶一路”國際經濟走廊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全力打造東連長三角、西接華中西北腹地的水陸集疏運樞紐,成為“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樣板城市。
有利于擴大“朋友圈”,提升物流樞紐地位。江淮運河通航后,周口港進入長江中上游航線里程縮短將近400公里,促進了周口港與長江中下游南京港、太倉港、南通港、上海港等港口的聯系,能開拓長江中上游的武漢港、黃石港、九江港、岳陽港等港口,形成更密切的港口“朋友圈”,推進與長江中上游城市群聯系更加緊密,完善跨區域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推進淮河流域成為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兩大發展戰略的腹地。同時,周口港開通到達美國洛杉磯長灘港的國際航線,使周口港成為中原腹地連接世界物流的水上門戶樞紐,為周口乃至河南進出口貿易企業開辟了國際物流新通道,實現了箱通世界、貨運全球。
有利于節約成本,促進運輸結構調整。通過實行沙潁河航道升級改造、周口中心港基礎設施建設、扶持港口配套產業、加入河海港際合作聯盟等措施,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昔日的運輸和產業“流量”變成了“留量”。圍繞“現代臨港物流業”,通過優化整合港口資源,引進優質品牌物流企業和貨代公司,加速形成五百億級臨港物流產業集群。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以益海糧油為頭部企業,延伸糧食精深加工、油脂精深加工、飲料精深加工、休閑食品、中央廚房、特色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等產業鏈,積極引進上下游及其配套企業,加速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有利于促進周口臨港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周口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與臨港經濟發展關系密切,互相影響,彼此促進,港口功能深度影響臨港經濟產業布局。市委、市政府大力培育臨港經濟,在港口附近設立專門產業區,如沈丘鋼鐵產業園區、商水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等,使之成為產業集約化程度高、產業特點鮮明、集群優勢明顯、功能布局完整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的工業化的有效載體。在此基礎上,臨港經濟開始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一體化形態出現,如周口市設立的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實行區港一體化管理,以資金、產品、技術為支撐,以港口作業區、保稅港區、臨港開發區為平臺,深度融入城市發展。
周口在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中的探索與實踐
周口以建設國家區域中心港口城市為牽引,堅持以港定產、以港定城,圍繞“建港口、興物流、聚產業、強服務、優生態、造港城”全面發力,大力發展臨港經濟,持續推進港產園城融合發展。
完善功能網絡,推動港口建設提級擴容。堅持規劃引領。一是著力構建“1+9”港口體系。科學編制《周口港總體規劃》《周口港中心港區總體規劃》等港口體系規劃,以高質量規劃引領臨港新城高質量建設。堅持以周口中心港為龍頭,規劃建設西華港、商水港、淮陽港、項城港、沈丘港、太康港、鹿邑港、扶溝港、鄲城港“1+9”港口體系。目前,全市已建成規模性港口8個,泊位97個,其中千噸級泊位57個,500噸級泊位40個。二是加快推進航道升級改造。搶抓沙潁河航道入圍國家規劃“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水運主通道戰略機遇,大力實施航道提升和港口建設工程,完成沙潁河周口至漯河段航運開發工程,實施沙潁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升級改造工程和渦河航運開發工程,加快推進航道“四升三”提升工程,周口航道整體水平和水網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三是優化完善港口服務功能。著力加強周口港貨物集疏能力、碼頭作業能力、保稅通關能力、船舶制造能力建設,推動科技研發、大數據、物聯網等與港口運輸業務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智慧港口。
健全物流體系,構建立體交通運輸網絡。一是全面建設多式聯運體系。實施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工程,積極推進周口民用機場、骨干物流通道、綜合物流樞紐等建設,規劃建設港口碼頭集疏運鐵路專線,新改建四縱四橫交通網絡,實現中心港與周邊國道、省道和主要交通干線互聯互通。二是積極打造綜合多式聯運物流樞紐。統籌推進航道、船閘、港口建設,實施航道升級改造工程,全面提升航道等級,實現3000噸級船舶直達沿海主要港口,積極推進進港鐵路專用線、疏港高等級公路建設。三是加快構建三級現代物流體系。加快建設以港航為特色、以水鐵公空為一體、以“市區縣園鄉站村點”網絡為支撐的現代物流體系,持續推動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加速釋放。
做強平臺載體,打造對外開放陣地。一是聚力提升開放通道新優勢。依托港口碼頭聯運優勢,謀劃開通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二級業務網點,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二是傾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平臺。加快推進臨港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積極謀劃水運口岸和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等對外開放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周口港口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積極申建周口綜合保稅區。高水平辦好周商大會,搭建周商聯誼溝通合作的平臺,打造招商引資“周口品牌”。三是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新業態。出臺跨境電商激勵扶持政策,在現有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把跨境電子商務作為園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方向,建成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孵化、發展、壯大的重要服務平臺。
聚焦融合發展,全力推動港城建設。一是合理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按照“東拓、西控、南連、北優”思路,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和空間形態。二是加快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不斷完善臨港產業發展規劃、多式聯運總體規劃,高標準規劃設計沙潁河生態經濟帶,推動港口、產業、城市資源優化配置。三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按照“緊湊、集約、高效、綠色”的原則,不斷完善生活配套設施,著力打造生產高效、生活便捷、生態優美的宜居、宜業、宜商、宜游之城。
培育最優環境,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優化航道生態環境,優化營商環境,優化法治環境,全面推進依法治港、依法治航。
周口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的思考和建議
高水平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周口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發展臨港經濟、建設臨港新城、打造開放前沿上持續發力。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深刻認識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變“邊緣思維”為“前沿意識”,主動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對外開放范圍更大、領域更寬、層次更深。
高水平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必須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周口深入分析、準確把握比較優勢,不斷在發展內河航運、深度融入長三角經濟圈、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布局臨港偏好型產業等方面用好優勢、做出亮點,將科技創新作為必須補齊的“第一短板”,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培育創新主體、建設創新平臺、推動成果轉化,逐步將創新塑造成為新的比較優勢。
高水平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必須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對安鋼產能置換周口項目、益海嘉里等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專班推進,最大限度“并聯審批”“容缺辦理”,受到企業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周口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要求,深化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推動審批制度、監管制度、政務服務制度、法治保障制度創新突破,著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打造讓群眾滿意、經營主體點贊的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審批最少的“六最”營商環境。
高水平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必須堅持久久為功。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臨港新城、開放前沿”作為周口的發展定位,堅定理想信念、保持戰略定力、搶抓歷史機遇,逐步將宏偉藍圖細化為“施工圖”、轉化為“實景圖”。周口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久久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真正將周口建設成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